土豆需要營養(yǎng)元素有很多種,其中需求量大的元素是氮、磷、鉀,這三種的比例為N:P:K=2:1:4。馬鈴薯除了需要補充氮、磷、鉀和微量元素,還需要中量元素鈣、鎂、硫等,中量元素需求較大,以下方案是根據作物不同時期需肥規(guī)律不同而制定,僅供追肥參考,不作為產量依據。
土豆從幼苗出土到現蕾一般為20-25天。出土半月左右地上部主莖形成6-8片葉為幼苗前期。此后莖葉的生長量開始增加,待主莖上葉片分化到12-16片后,頂芽便進入孕蕾期,地上部分出現花蕾時,地下匍匐莖的頂端開始膨大,此期為幼苗期的后期。
此時期追肥沃葉高氮(22-15-11)菌肥每畝3公斤+沃葉高氮(30-10-10)大量元素2.5公斤。配合葉面噴施沃葉土豆專用葉面肥1000倍液稀釋。使用4—5天后,葉片大,濃綠!
從團棵到十二或十六葉展開,早熟品種以一花序開花。晚熟品種以二花序開花,為土豆的發(fā)棵期,為時1個月左右。
此時期追肥沃葉平衡(16-16-16)菌肥每畝3公斤+沃葉平衡(20-20-20)大量元素每畝2.5公斤,間隔15天一次,沃葉平衡(16-16-16)菌肥3公斤+沃葉高鉀(11-7-40)大量元素2.5公斤。配合葉面噴施沃葉土豆專用葉面肥800倍液稀釋+沃葉硼1000倍稀釋+沃葉鈣肥1000倍液稀釋,15天噴施一次。使用后增加抗病免疫能力,莖粗壯,根系發(fā)達!
即塊莖的形成期。發(fā)棵期完成后,就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。此期莖葉生長慢慢減少,而靠近根部的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,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(yǎng)分不斷向塊莖輸送,塊莖也在加快膨大,尤其在開花期后10天是膨大快的時期。結薯期的長短受制于氣候條件、病害和品種熟性等,一般為30-50天。
此時期追肥沃葉高鉀(10-15-23)菌肥每畝3公斤+沃葉高鉀(11-7-40)大量元素每畝2.5公斤,間隔10—15天一次。此時期基本為2次給肥,單獨使用沃葉高鉀(11-7-40)大量元素2.5公斤。配合葉面噴施沃葉土豆專用葉面肥800倍液稀釋+沃葉硼1000倍稀釋,間隔15天,沃葉土豆專用葉面肥800倍液稀釋+沃葉磷酸二氫鉀800—1000倍液稀釋。使用后土豆品質好(淀粉含高),產量高(一畝增產1000—2000) 使用沃葉滴灌肥后改變土壤品質,增加團粒結構,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和微生物,改善土壤環(huán)境后作物能提高作物本身的免疫力,抗性等方面,對作物后期不容易生病,增加產量,改善品質!
大量元素水溶肥包含多種營養(yǎng)元素,促進作物生長。使用方式多樣,簡單方便,與大化肥相比,用量少,效果好,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。
[查看詳情]水溶肥使用在經濟作物上,可以起到增產,提質的作用,這是種植戶眾所周知的事。但是還有一些種植者,不了解水溶肥,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,什么時候應該用水溶肥,哪一款比較好?要怎么選?
[查看詳情]梨樹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了,具有清熱鎮(zhèn)靜,化痰止咳的的作用。自古以來就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,到今天隨著人們需求的多樣化,梨樹的品種也逐漸變多了,但是不同的品種養(yǎng)護方式也是類似的,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梨樹用什么肥料產量高?
[查看詳情]